首页 资讯 正文

跨国粮仓“链”通丝路 西安爱菊让老陕餐桌飘香中亚味道

体育正文 216 0

跨国粮仓“链”通丝路 西安爱菊让老陕餐桌飘香中亚味道

跨国粮仓“链”通丝路 西安爱菊让老陕餐桌飘香中亚味道

华商网讯(xùn)(记者 郭佳欣)一碗碗香气扑鼻的(de)油泼面,连接起西安市民与(yǔ)哈萨克斯坦农场主的舌尖情谊(qíngyì);一列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(bānliè),承载中哈农业合作的丰硕成果。作为西安本土“老字号”粮油企业,爱菊集团构建起跨国粮油产业链,不仅让三秦百姓的餐桌飘起异国麦香,更以“新型订单农业”模式书写出中哈民心相通的生动故事。

6月26日正午,西安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内人气正旺,而其中最“火热”的(de)当属油泼(pō)面档口。大厨将热油泼向铺满辣子(làzi)的面条,“滋啦”声伴着麦香(màixiāng),瞬间激活食客味蕾。而这碗让“老陕”们赞不绝口的油泼面,其灵魂原料——面粉,正来自数千公里外(wài)的哈萨克斯坦农场。

而在馆内另一侧的超市里,哈萨克斯坦展区同样人气满满。放眼望去(fàngyǎnwàngqù),货架上除了(chúle)摆有面粉、菜籽油等基础农产品,还有奶粉、饼干等深加工食品,琳琅满目,深受市民喜爱。作为老西安人,王先生对爱菊(àijú)的变化深有感触:“从小家里就在爱菊群众厨房买面粉,没想到(dào)现在爱菊的超市已经进化到这个程度了!连(lián)哈萨克斯坦的蜂蜜(fēngmì)、冰淇淋都能买到。”

作为始建(shǐjiàn)于1934年的西安老牌企业,如今,爱菊集团已形成横跨中哈两国的粮油产业版图: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成当地(dāngdì)最大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,在阿拉山口综保区(zōngbǎoqū)布局(bùjú)中转枢纽,在西安浐灞国际(guójì)港打造集散中心,三条产业链通过铁路专用线无缝衔接,构建起西部粮食进口大通道。

“这条铁路,一路向西,就可以过(guò)阿拉山口、霍尔果斯,直达哈萨克斯坦(hāsàkèsītǎn)(hāsàkèsītǎn),到达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的园区。”西安(xīān)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介绍,依托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,紧邻中欧班列(西安)集结中心的爱菊集团在去年拥有了一条直达园区的铁路专用线,真正实现了“门到门”运输。“现在货物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装车,不到(búdào)十天时间就能(néng)运达我们园区,通过(tōngguò)集散来满足陕西乃至全国各地的需求。”

“目前,每周都会有专列从哈萨克斯坦运抵西安浐灞国际港,我们(wǒmen)的(de)贸易量也从3万吨、5万吨增加到10万吨,今年(jīnnián)预计会再次翻番。”刘东萌说。

今年上半年,爱菊集团已完成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饲料小麦粉约(yuē)10万吨,优质面粉及小麦近1万吨,食用油超过1万吨。随着“订单农业”模式的(de)深入推进和联合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,未来将有更多来自(láizì)哈萨克斯坦的优质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进入西安市场。通过(tōngguò)中哈双方共建的物流枢纽,预计每月将实现(shíxiàn)15列中亚班列的常态化运营。

不远处,中欧班列(西安)的(de)汽笛声再次响起,这列满载哈萨克斯坦面粉的列车,将(jiāng)把“丝路味道”再度送往千家万户。爱菊集团用十年时间证明:共建“一带(yīdài)一路”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浪潮的重大倡议,也蕴藏着具体而微的生活滋味。未来,爱菊集团计划将原料采购的触角延伸至俄罗斯和(hé)乌克兰等(děng)国家,预计短期内进口量将突破30-50万吨大关。爱菊集团将通过多元化合作不断拓展国际(guójì)市场份额,进一步增强在国际粮食市场(liángshíshìchǎng)的影响力。

跨国粮仓“链”通丝路 西安爱菊让老陕餐桌飘香中亚味道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